您好,欢迎访问碳排放管理师官方网站!

全国咨询热线

01059490973

“双重股权结构” 的治理风险藏不住了,5 大 ESG 雷点,ESG分析师都在盯

发布时间:2025-08-21 17:33:52浏览次数:

双重股权结构(Dual-Class Structure)是指企业发行不同投票权的股份(如 A 类股 1 股 1 票,B 类股 1 股 10 票),使创始人或核心管理层通过持有高投票权股份掌握公司控制权,而公众股东虽持有更多经济权益却难以影响决策。这种结构在科技、传媒等行业较为常见,初衷是保障创始人战略稳定性,但在治理(G)层面可能引发一系列 ESG 风险,破坏企业与利益相关者的信任平衡,甚至损害长期可持续价值。

一、决策失衡:控股股东利益优先于多元利益相关方

双重股权结构的核心矛盾是 “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掌握高投票权的控股股东可能优先满足自身短期利益,忽视其他利益相关者(如中小股东、员工、社区)的合理诉求,这与治理层面 “公平性”“问责制” 的 ESG 原则直接冲突。

  • 对中小股东权利的侵蚀:在重大决策(如 ESG 战略调整、高管薪酬、并购重组)中,高投票权股东可单方面否决中小股东提案,导致 ESG 相关的合理建议被压制。例如,某科技公司的中小股东提出 “将 10% 的利润投入碳中和研发”,但创始人因更关注短期股价表现予以否决,尽管该提案获得 60% 公众股东支持。

  • 对员工权益的忽视:控股股东可能为压缩成本牺牲员工福利,而员工缺乏通过股东大会制衡的渠道。某采用双重股权结构的零售企业,创始人主导关闭员工健康保险计划以提升利润率,引发大规模罢工,品牌声誉受损,最终导致客户流失。

这种 “一言堂” 式决策使企业治理偏离 “多元利益平衡” 的 ESG 核心,沦为少数人利益的工具。

二、问责机制失效:管理层监督缺位滋生道德风险

有效的治理依赖 “权力制衡”,而双重股权结构削弱了董事会、监事会和外部股东对管理层的监督能力,容易引发滥用职权、利益输送等治理风险,违背 ESG 对 “透明度”“问责制” 的要求。

  • 董事会独立性丧失:控股股东可通过高投票权直接任命亲信进入董事会,导致独立董事比例不足、监督职能虚化。某互联网公司的董事会中,7 名成员有 5 名与创始人存在亲属或关联关系,审计委员会对 “数据隐私保护漏洞” 的调查流于形式,最终因用户信息泄露被罚款 2 亿元,投资者损失超 50 亿元。

  • 高管薪酬与 ESG 绩效脱节:缺乏监督的管理层可能自定过高薪酬,且不与 ESG 目标挂钩。例如,某双重股权结构企业的 CEO 薪酬是行业平均水平的 3 倍,但企业的员工安全事故率、碳排放强度均高于同行,薪酬体系完全忽视社会责任。

当权力缺乏制约,管理层更可能为短期利益牺牲长期 ESG 投入,形成 “治理真空”。

三、战略短视:牺牲长期可持续价值换取短期回报

ESG 实践往往需要长期投入(如环保技术研发、供应链社会责任建设),而双重股权结构下的控股股东可能因任期无限(无股权稀释压力)或过度关注个人声誉,倾向于规避长期风险,选择短期套利,损害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 ESG 投入不足:控股股东可能削减环保、社会责任相关预算,优先分配利润或回购股票。某能源企业的创始人通过高投票权否决 “可再生能源转型计划”,将资金用于个人持股分红,导致企业在碳价上涨后竞争力骤降,市值缩水 40%。

  • 风险应对滞后:面对 ESG 相关政策变化(如碳关税、劳工保护法修订),缺乏制衡的管理层可能反应迟缓。某快消企业因创始人忽视 “供应链劳工合规” 的紧迫性,未及时整改代工厂的童工问题,被欧盟列入 “不可信供应商名单”,失去 20% 的海外市场份额。

这种战略短视使企业在 ESG 转型加速的背景下,暴露于更高的政策风险和市场风险。

四、信息披露质量下降:透明度不足掩盖潜在风险

ESG 治理的核心要求之一是 “信息透明”,但双重股权结构下的控股股东可能为掩盖决策失误或利益输送,降低 ESG 信息披露的质量和频率,加剧 “信息不对称”。

  • 选择性披露 ESG 数据:企业可能隐瞒对自身不利的治理信息,如关联交易细节、董事会决策过程。某采用双重股权结构的医药公司,未披露 “创始人亲属控制的供应商溢价供应原材料” 的关联交易,被揭露后 ESG 评级从 BBB 降至 CCC,融资成本上升 2 个百分点。

  • ESG 报告鉴证缺失:缺乏监督的管理层可能拒绝第三方鉴证 ESG 数据,导致报告可信度存疑。某科技巨头的 ESG 报告宣称 “员工满意度行业第一”,但因未经过独立鉴证,被劳工组织曝光数据造假(实际满意度低于行业均值),引发消费者抵制。

信息不透明不仅损害投资者信任,还可能让企业错失及时纠正 ESG 风险的机会。

五、利益冲突显性化:偏离 “创造共享价值” 的治理目标

ESG 治理强调企业应平衡股东与社会、环境的利益,而双重股权结构可能放大控股股东与社会公共利益的冲突,导致企业行为违背可持续发展原则。

  • 环境外部性转嫁:控股股东可能为降低成本,选择污染严重但短期盈利的项目,将环境成本转嫁给社会。某化工企业的创始人通过高投票权推动在生态保护区建厂,虽短期利润增长 15%,但引发河流污染,周边社区癌症发病率上升,企业最终面临天价罚款和长期诉讼。

  • 公共政策对抗:为维护垄断地位或规避监管,控股股东可能采取对抗 ESG 相关政策的行为。某社交媒体平台的创始人利用控制权阻挠 “内容审核合规” 立法,导致平台成为虚假信息传播温床,被多国政府联合调查,面临拆分风险。

这种将 “企业私利” 置于 “社会公利” 之上的行为,彻底背离了 ESG 治理的底层逻辑。

双重股权结构在治理层面的 ESG 风险,本质是 “控制权过度集中” 导致的 “权力滥用 - 监督失效 - 价值失衡” 恶性循环。它可能使企业偏离多元利益平衡的治理目标,忽视长期 ESG 投入,损害利益相关者信任,最终削弱可持续竞争力。对于 ESG 分析师而言,评估采用双重股权结构的企业时,需重点关注控制权分配、监督机制、ESG 目标与决策的关联性,识别潜在治理风险。

若想深入学习企业治理结构的 ESG 风险评估方法、股权结构分析工具等知识,可拨打咨询电话 010-59490973,联系林老师(微信同号:13691340873),获取专项指导,提升治理层面 ESG 分析的专业能力。

来源:碳云管理中心

212.jpg


esg.jpg


推荐阅读(点击以下链接跳转阅读)

>>>国际注册ESG分析师专业评估认证培训课程及考试安排(点击了解详情)

>>>LCCI 国际 ESG分析师中英联合认证培训及考试安排(点击了解详情)

>>>ESG商业分析师培训课程及考试安排(点击了解详情)

>>>权威 ESG 认证报考指南:零基础逆袭,抢占绿色职业高薪赛道!

>>>ESG领域热潮:岗位月入15万!如何入行?

>>>ESG领域人才需求激增,券商高薪招聘分析师等岗位,入行需要满足什么要求?

>>>ESG有哪些就业方向? 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ESG 席卷商业,财务人怎样解锁千亿红利密码完成职业飞跃?

>>>想在未来职场一路开挂?在校生快报考国际注册 ESG 分析师

>>>手握国际注册 ESG 分析师证,咨询服务专业度与竞争力双提升

>>>金融圈转型风口已至!手握国际注册 ESG 分析师证,直取绿色金融红利

>>>企业ESG从业者:晋升加速器——国际注册ESG分析师,助你抢占未来赛道!

>>>推动提高沪市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质量 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

>>>外贸企业如何进行ESG出口合规与碳管理?

>>>ESG分析报告怎么写?

>>>ESG评级:企业如何挑选适配项目并提升评级表现?

>>>EcoVadis评级全解析:一文掌握

>>>顺应绿色发展潮流,企业为何需重视 CDP 碳信息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