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某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被依法纳入宁夏 2019 - 2020 年首个履约周期管理的重点排放单位,在全国碳市场首个履约周期内,未能按时足额清缴碳排放配额。该行为违反了《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中重点排放单位应清缴碳排放配额等相关规定。银川市生态环境局依据法规,责令其限期改正,并处罚款 2 万元。此外,宁夏某高新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宁夏某工程有限公司、宁夏某能源化学有限公司以及沈阳抗生素厂等企业,也因未按时足额清缴碳排放配额,分别被处以不同金额的罚款,罚款范围在 2 万元至 3 万元之间。若企业逾期未改正,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还将对欠缴部分等量核减其下一年度碳排放配额。
2021 年 10 月 29 日,茌平某公司在未通过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系统的情况下,将 2019 年和 2020 年尚未清缴的碳排放配额转让给聊城某公司。由于交易未在规定系统内进行,双方无法通过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确认交易,聊城某公司无法取得配额所有权,进而引发诉讼。聊城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后认为,双方作为温室气体重点排放单位,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系统外私下交易,其合同中关于碳排放配额交易的约定违背了公共秩序。最终判决双方签订的《指标转让协议》中关于碳排放配额转让的内容无效,茌平某公司需返还聊城某公司碳排放配额转让款 2573717.12 元,并赔偿损失 738542.32 元 。此案例为山东省首例碳排放权交易纠纷案件,有力地规范了碳排放配额交易秩序 。
2021 年 12 月,四川某发电公司就采购碳排放配额发布比选公告,北京某环保公司参与比选并发送《报价表》,承诺若无法完成承诺,发电公司可按商业合理方式购买等量配额,差价由其补足。发电公司确认该环保公司中标后,环保公司却以市场原因为由拒绝履约。发电公司为保证生产经营,紧急以更高价格从第三方购买配额,由此产生差价。四川某发电公司遂将北京某环保公司诉至法院。一审法院认定双方合同关系合法有效,环保公司违约,判决其向发电公司支付碳排放配额采购差价款 289 万余元及利息。北京某环保公司不服提起上诉,北京三中院二审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
这些案例充分彰显了监管部门维护碳配额交易市场秩序的决心。对违规企业的处罚,不仅起到了警示作用,促使企业严格遵守交易规则,按时履行清缴义务,诚信参与交易;也保障了市场的公平性与透明度,推动碳配额交易市场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更好地助力全球碳减排目标的实现 。
来源:碳云管理中心
Copyright © 2012-2018 碳排放管理师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104091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