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碳排放管理师官方网站!

全国咨询热线

01059490973

出口企业想过 CBAM 关?应对碳壁垒的核心技巧,都在这了

发布时间:2025-11-05 15:52:17浏览次数:
欧盟 CBAM(碳边境调节机制)正式落地,不少出口企业对着 “碳关税” 焦头烂额 —— 产品明明质量达标,却要多缴一笔 “碳税”,利润直接被砍;更怕的是,未来美国、日本等国可能跟进出台类似政策,出口路越走越窄。其实,国际碳壁垒不是 “死胡同”,只要找对方法,不仅能合规通关,还能借低碳转型降低成本、抢占高端市场。而报考碳资产管理师,正是出口企业掌握碳核算、碳交易技能,轻松应对碳壁垒的关键一步!

一、先搞懂:CBAM 到底是啥?出口企业躲不开的 “碳成本”

很多出口企业老板对 CBAM 一知半解,只知道要 “缴税”,却不清楚具体怎么算、影响多大。简单说,CBAM 就是欧盟针对进口产品征收的 “碳关税”—— 如果你的产品在生产国的碳成本低于欧盟本土企业,就要按差额补缴碳税,本质是 “用碳成本拉平国际竞争差距”。
目前 CBAM 覆盖钢铁、水泥、铝、化肥、电力和氢燃料 6 大行业,未来还会扩到化工、塑料、纺织品等领域,出口这些品类的企业首当其冲。举个例子:某中国钢铁企业出口 1000 吨钢材到欧盟,生产过程中每吨碳排放 2 吨,中国当前碳价约 80 元 / 吨,欧盟碳价约 80 欧元 / 吨(约 620 元 / 吨)。按 CBAM 规则,每吨要补缴(620-80)元 = 540 元碳税,1000 吨就是 54 万元!这笔钱若不提前规划,直接吞掉企业近三成利润。
更关键的是,CBAM 要求企业提供全链条的碳排放数据:从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到运输出口,每一步的碳排放量都要清晰核算,还要有第三方核查报告。若数据不全或核算不规范,要么被高额罚款,要么产品直接被拒门外。对习惯了 “重质量、轻碳排” 的出口企业来说,这无疑是新的 “通关门槛”。

二、出口企业应对 CBAM 的 3 大实战招:合规不花钱,还能省成本

面对 CBAM,不少企业觉得 “只能被动缴税”,其实不然。只要做好碳核算、善用碳资产、优化供应链,不仅能合规,还能把 “碳成本” 变成 “竞争优势”,这 3 招亲测有效:

1. 精准核算碳排放:数据算准,才能少缴税

CBAM 的核心是 “按实际碳排放量缴税”,若能精准核算并找到减排空间,就能直接减少碳税支出。出口企业要重点算好 “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尤其是这 3 个关键环节:
  • 生产环节:统计生产设备的能耗(如炼钢炉的煤耗、电机的电耗),用 “能耗 × 排放因子” 算准直接排放;
  • 原材料环节:要求上游供应商提供原材料的碳排放数据(如铁矿石、铝材的生产碳排),避免因上游数据缺失多算碳量;
  • 运输环节:区分海运、陆运、空运的碳排放,优先选择低碳运输方式(如海运比空运碳排低 80%),并保留运输单据作为核算依据。
某出口铝企就是典型案例:之前未细分碳排放环节,按平均水平估算碳排,每吨要缴 60 欧元碳税;后来精准核算发现,原材料运输环节可通过海运替代陆运,每吨碳排降低 0.3 吨,最终碳税减少 18 欧元 / 吨,一年出口 5 万吨就能省 90 万欧元!

2. 善用碳资产抵销:买 CCER 抵碳税,成本直降 30%

CBAM 虽要求缴碳税,但允许用合规的碳资产抵销部分碳排放量(不同国家政策略有差异,欧盟目前认可部分国际自愿减排项目)。对出口企业来说,购买低价 CCER(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是最划算的选择:
  • 价格差套利:目前国内 CCER 价格约 50-80 元 / 吨,欧盟碳价约 620 元 / 吨,用 1 吨 CCER 抵销 1 吨碳排放,相当于每吨少缴 540-570 元碳税;
  • 项目开发增收:若企业有闲置资源(如厂区光伏、林地),可自行开发 CCER 项目,既能用 CCER 抵碳税,多余的还能卖给其他企业赚钱。
某出口水泥企业就靠这招节省成本:年出口 10 万吨水泥到欧盟,需缴碳税约 620 万元;后来购买了 8 万吨 CCER(成本 640 万元),直接抵销 8 万吨碳排放,最终碳税只缴 124 万元,净省 496 万元!相当于用 640 万元成本,换回了 1116 万元(620 万 + 496 万)的收益,性价比极高。

3. 优化低碳供应链:绑定低碳供应商,打造 “绿色产品” 溢价

CBAM 不仅倒逼企业自身减排,还会推动供应链整体低碳转型。出口企业可借势优化供应链,甚至打造 “绿色产品” 赚取溢价:
  • 筛选低碳供应商:优先选择碳排放低的上游企业(如用可再生能源生产的铝材供应商),并将低碳要求写入采购合同;
  • 申请绿色认证:通过 ISO14064 碳足迹认证、欧盟 EPD 环境产品声明,给产品贴上 “低碳标签”,在欧盟市场可多卖 5%-10% 的溢价;
  • 传递低碳成本:对低碳改造投入较高的产品,可与海外客户协商分摊碳成本,比如在报价中明确 “低碳溢价”,多数客户愿意为绿色产品买单。
某出口家具企业就是受益者:之前用传统板材供应商,产品碳排高,只能低价竞争;后来换成使用再生木材、太阳能烘干的低碳供应商,虽原材料成本涨 5%,但产品获得 EPD 认证后,在欧盟售价提高 12%,净利润反而增加 7%,还吸引了宜家、无印良品等高端客户。

三、碳资产管理师:出口企业应对碳壁垒的 “刚需人才”

不少出口企业尝试应对 CBAM 时,发现 “缺人” 是最大难题 —— 懂生产的不懂碳核算,懂外贸的不懂碳政策,找外部咨询机构又要花高价(一次碳足迹核算收费 10-30 万元)。这时候,懂碳核算、碳交易、碳政策的碳资产管理师,就成了企业的 “救命稻草”。
一名合格的碳资产管理师,能为出口企业解决 3 大核心问题:
  1. 碳核算落地:独立完成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核算,对接第三方核查机构,确保数据符合 CBAM 要求,不用再花钱请外部咨询;
  2. 碳资产运营:监测国内外碳价波动,在低价时采购 CCER,制定最优抵销方案,帮企业节省碳税支出;
  3. 政策跟踪解读:实时关注 CBAM 规则更新、其他国家碳壁垒政策(如美国《通胀削减法案》的碳相关条款),提前调整出口策略,避免政策风险。
现在这类人才有多抢手?某外贸公司为招一名碳资产管理师,开出年薪 40-60 万,比传统外贸经理薪资高 50%;还有企业直接给核心员工报销学费,鼓励报考碳资产管理师,就怕人才被同行挖走。对出口企业来说,培养或引进碳资产管理师,不是 “额外投入”,而是 “保命投资”。

四、报考碳资产管理师:出口企业员工的 “职业升级快车道”

对出口企业的员工来说,报考碳资产管理师不仅能帮企业应对碳壁垒,更是自己的 “职业加分项”—— 懂碳管理的外贸、生产、采购人员,在就业市场上 “供不应求”,薪资比同行高 30%-50%,晋升机会也更多。
我们的碳资产管理师课程,专门针对出口企业需求设计,学完就能用:
  • 课程内容贴实际:重点讲产品碳足迹核算(针对 CBAM 要求)、国际碳资产交易、跨境碳政策解读,避免讲空洞理论;
  • 实战案例多:拆解钢铁、家具、电子等出口行业的 CBAM 应对案例,教你如何算碳排、买 CCER、谈绿色订单;
  • 证书含金量高:颁发行业认可的碳资产管理师证书,是企业招聘、晋升的重要依据,部分出口企业还会给持证员工涨薪。

五、立即行动:别让碳壁垒挡住出口路

CBAM 已正式实施,未来只会有更多国家跟进碳壁垒政策。对出口企业来说,现在准备还来得及:培养碳资产管理师,算准碳排、用好碳资产、优化供应链,就能把碳壁垒变成 “竞争护城河”;对员工来说,报考碳资产管理师,就能在 “低碳外贸” 的新赛道上抢占先机,实现职业升级。
想帮企业应对 CBAM,同时提升自己的职场竞争力?立即拨打咨询热线 010-59490973,或添加资深顾问林老师微信 13691340873,免费领取《碳资产管理核心能力测评》与《个性化学习规划方案》。出口生意要长久,碳管理能力必须有,别等产品被拒、利润缩水,才想起补碳技能!

来源:碳云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