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相关部门,正加速搭建 “双碳” 制度体系的 “四梁八柱”,该体系涵盖地方碳考核、行业碳管控、企业碳管理、项目碳评价与产品碳足迹等关键维度。
关于节能降碳,国家发改委李超在10月份新闻发布会上回复提问者,具体如下:
谢谢您的提问,您又提了一个关于《节能降碳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办法》的问题,这个问题很重要。“十五五”时期要推动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30年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65%以上”这两个目标,这是非常关键的五年,需要合理安排新增用能和碳排放需求,更大力度挖掘置换存量空间。“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实施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这是全面绿色转型的“指挥棒”。国家发展改革委正会同有关部门加快构建地方碳考核、行业碳管控、企业碳管理、项目碳评价、产品碳足迹等“双碳”制度体系“四梁八柱”。这其中,为更好发挥投资对节能降碳工作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发挥中央资金的导向性作用,我们修订发布了《节能降碳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办法》,要求一体推进“硬投资”和“软建设”。这里提到的“硬投资”,就是通常意义上的投资项目实施,包括基础设施建设、设备更新改造等可以形成实物工作量的内容。您所关注的“软建设”,就是要通过编制规划、制定政策、创新体制机制等方式,用改革办法和创新思路破解深层次障碍,完善投入机制,提高投入效率,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长效机制。
具体工作中,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和各地方,从三个层次推动落实。在行业层面,会同行业主管部门因业施策,重点围绕建立健全节能降碳、资源节约、循环经济等相关领域规划、政策、标准体系,将全局目标细化分解至各地区和重点行业领域,推动有关方面针对性加强项目储备、建设并实施监管。在地方层面,推动各级地方政府,发挥财税、金融、产业、科技等各类政策叠加效应,更加注重通过项目实施解决制约本地区降碳目标实现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在项目层面,指导督促有关项目实施主体,通过项目建设,推动形成务实管用的节能降碳技术流程和管理规范,为相关标准制定修订提供实践支撑。
来源:国家发改委
Copyright © 2012-2018 碳排放管理师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104091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