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无废城市”算笔账
1个循环经济产业园区能产生哪“三本账”?
苏州循环经济产业园说:通过科学布局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厂、有机废弃物(餐厨及厨余垃圾)利用厂、绿化垃圾利用厂、热电厂、天然气接收站等七大基础设施,形成各设施有机互联,互为能量和原料提供者、互为废弃物处理者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最终,可产生碳减排账、民生账、经济账“三本账”~↓ ↓ ↓
碳减排账:多措并举,协同降碳成效显著
循环经济产业园通过系统集成和工艺革新,大幅降低了固废处理全过程的碳排放,累计减排成果惊人:
工艺减排:通过污泥干化掺烧技术,每吨污泥减排二氧化碳当量0.27吨,年减排二氧化碳1万吨、累计减排约11.8万吨;餐厨垃圾厌氧发酵高效回收甲烷(回收率超60%),有效避免温室气体逸散。
能源替代:利用餐厨垃圾等产生的生物天然气替代化石能源,年减排二氧化碳约17万吨;热电厂灰渣用作建材原料,累计减少石灰石开采关联排放8.7万吨。
系统优化:产业园内设施间能源梯级利用,降低综合能耗23%,年节电4200万度,相当于减少约2.9万吨碳排放。

苏州工业园区循环经济产业园
民生账:循环利用,惠及城市与居民
循环经济模式通过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实现了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直接服务于城市运行和居民生活——
水资源循环:污水处理厂产出的再生水回用于生产冷却、冲洗等,累计达2007万吨,有效节约宝贵淡水资源。清洁能源供应:产生的生物天然气进入城市燃气管网,成为居民生活用气的有益补充。环境改善:有机废弃物处理后产生的营养土用于城市绿化,美化家园;固废高效处理减少了填埋对土地资源的占用和潜在污染,提升人居环境品质。

苏州工业园区第二污水处理厂(二期)生态湿地
经济账:变废为宝,激活绿色新动能
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不仅减少了处理成本,更创造了可观的经济价值:
资源化产品创收:累计生产生物天然气3846万立方米(价值约5702万元),提取毛油2.46万吨(产值1.46亿元),处置湿污泥发电1.2亿千瓦时、产蒸汽76万吨(创产值近2亿元)。
成本节约显著:灰渣建材化利用节省填埋处置费用3200万元;再生水利用直接节省取水成本超400万元;基础设施集中布局极大提升了土地集约利用效益。
产业示范价值:循环经济产业园的成功模式吸引了全国关注,成为国家级绿色低碳典型案例,为相关产业发展提供了“苏州样板”。
苏州工业园区循环经济产业园协同推进“减污”与“降碳”,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能够实现高度统一。通过算清这“三本账”,园区为全国城市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无废城市”建设与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宝贵经验。未来,园区将继续深化固废跨行业循环利用,建设更多“无废细胞”,向着更高水平的“无废城市”目标坚定迈进,为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实现贡献更大力量。
支持单位 | 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司
编辑 | 李夏菁
来源:生态环境部
Copyright © 2012-2018 碳排放管理师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104091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