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排放配额的初始分配方式有哪些,各有什么优缺点?
发布时间:2025-07-02 12:56:07浏览次数:
碳排放配额初始分配主要有免费分配、拍卖分配和混合分配三种方式,它们在实施机制、效果和适应性上各有特点。
- 免费分配:基于历史强度法或基准线法分配配额。历史强度法依据企业过去的生产排放强度分配,操作简便,能降低企业履约成本,减少碳市场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冲击,易被企业接受,有助于碳市场平稳起步。但这种方式缺乏对企业减排的激励,高排放企业也能获得较多配额,不利于推动企业主动减排技术创新;基准线法则根据行业先进排放水平设定基准,按企业产量分配,更公平合理,可激励企业向先进水平看齐,但基准线设定难度大,若不合理易导致分配不公。
- 拍卖分配:企业通过竞价获取配额,能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发现市场价格,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还能为政府创造财政收入用于减排项目。不过,拍卖可能增加企业成本,尤其是对资金紧张的企业形成负担,甚至可能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同时,若市场参与度不足,可能出现低价成交或流拍,影响碳市场的有效性和价格发现功能。
- 混合分配:结合免费分配和拍卖分配,前期以免费分配为主降低企业阻力,逐步提高拍卖比例,平衡企业承受力和市场效率。它兼顾了两者优势,但实施过程复杂,需要精准把握免费与拍卖的比例,不同行业和企业情况各异,比例设定困难,且政策调整频繁可能增加企业的不确定性预期。
来源:碳云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