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证核发周期有着明确规定,在理想情况下,本月电量次月能够核发出绿证。
根据《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核发和交易规则》,绿证由国家能源局电力业务资质管理中心按月统一核发,并加盖国家能源局绿证专用章。通常来说,国家能源局主要以电网企业、电力交易机构提供的电量数据为基础进行核发工作。电网企业凭借其广泛分布的电力监测设施,能精准采集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接入电网的发电量;电力交易机构则在绿电交易流程里,整理好买卖双方的电量信息。每月,国家绿证核发交易系统会依据这些机构提供的上月电量数据,为已建档立卡的项目核发绿证。也就是说,若项目相关数据能及时、准确地由电网企业和电力交易机构提供,本月产生的电量,在次月就可以完成绿证核发。例如,南方电网公司在推动绿证核发全覆盖工作中,自 7 月 26 日通过网络专线向国家能源局资质中心推送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月度电量数据后,实现了在电量结算当月就能核发绿证,大大提升了核发效率 。以往绿证核发需要发电企业或项目业主主动申请,经过数据校核、审核等流程,整个周期可能要 2 到 3 个月,如今以电网和交易数据为基础的自动核发模式,极大地缩短了核发周期 。
然而,实际操作中也存在一些影响核发周期的因素。对于一些自发自用等特殊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由于电网企业难以全面获取其发电量信息,此时就需要项目业主自行统计发电量数据,并按规定格式和时间要求,直接或委托代理机构向国家可再生能源信息管理中心提交电量信息及相关证明材料。国家可再生能源信息管理中心会对这些申报数据及材料进行初核,之后由国家能源局资质中心进行复核,审核通过后才核发相应绿证。这种情况下,绿证核发周期会明显变长。比如部分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存在自发自用且未完全接入电网的情况,从业主提交数据到最终拿到绿证,可能需要数月时间 。而且,若项目前期资料准备不充分,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并网协议等缺失或不完善,也会导致核发流程受阻,延长核发周期。在大型可再生能源项目中,像海上风电项目,因其涉及更多技术论证、环境评估和多方协调工作,资料准备时间可能长达数月,进而影响绿证核发进度 。
从整体来看,大多数能通过电网企业和电力交易机构准确获取电量数据的项目,原则上可以实现本月电量次月核发绿证;但对于存在特殊情况、需要业主主动申报数据的项目,以及项目资料准备不足等情况,绿证核发周期将无法保证在次月完成,可能会有所延长。
来源:碳云管理中心
推荐阅读(点击以下链接跳转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
>>>国家能源局大力支持民营企业进军能源领域建设,,目前有哪些项目可以参与?
>>>国家质检总局:重点用能单位必须配备专业人员从事能源计量管理工作
Copyright © 2012-2018 碳排放管理师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104091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