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碳排放管理师官方网站!

全国咨询热线

01059490973

深挖资源潜力!江苏发改委力推分布式光伏融入园区能源网

发布时间:2025-04-30 12:38:57浏览次数:

关键词:光伏   可再生能源  储能  绿色电力

4 月 27 日,江苏省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公开征求《零碳园区建设指南(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对零碳园区建设提出了一系列全面且具体的要求,旨在推动园区绿色低碳转型,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在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方面,园区应充分挖掘自身资源潜力。一方面,大力建设分布式光伏,充分利用区内的屋顶、空地等资源,让太阳能转化为清洁电能,融入园区的能源供应体系。另一方面,依据当地的地理环境与风力资源分布,因地制宜布局分散式风电项目,通过合理规划风机选址与装机规模,扩大绿色电力在园区整体电力消费中的占比,逐步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电力的依赖,从能源源头降低碳排放。
有条件的园区还应进一步拓展零碳能源的类型。开发地源热泵、空气源热泵,利用浅层地热能和空气中的低品位热能为园区供热制冷;推进生物质供热,将农林废弃物等生物质转化为热能;探索绿氢供热,以清洁的绿氢作为能源载体。同时,积极推动余热利用、LNG 冷能利用,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浪费,让每一份能源都能得到充分、高效的利用。
在储能体系构建上,园区需在电网、电源及用户侧全方位配置新型储能。通过这种布局,促进新能源发电与新型储能的协调运作。在新能源发电过剩时,储能系统将多余电能储存起来;在发电不足或用电高峰时,释放储存的电能,有效提升园区新能源的就地并网消纳能力,避免新能源电力的浪费,确保园区电力供应的稳定性与可靠性。此外,大力支持多元化新型储能技术的应用推广,如锂离子电池储能、液流电池储能等,为园区储能体系注入更多活力与选择。
微电网发展也是关键一环。园区应积极推动微电网与主网协同发展,加快微电网的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合理接入新能源发电设施、各类用电负荷以及储能装置,通过主网、配网、微电网的协同运行与分层分级控制,实现对园区内新能源、负荷、储能的高效聚合和精准调控。这样不仅能提升园区内部电力系统的灵活性与自主性,还能更好地与外部大电网互动,保障电力供应的安全稳定。
供电格局构建同样重要。园区要合理整合所在区域及周边已建与规划建设的新能源项目及区域电网资源,构建起绿电可物理溯源的供电格局。通过技术手段与管理机制,清晰追踪每一度绿色电力的来源,确保园区使用的绿色电力真实可靠,进而有效降低园区电力碳排放因子,为实现零碳目标提供坚实保障。
在终端能源消费环节,园区应大力推进电能替代。实施以电代煤、以电代油等举措,在工业生产中,推动传统燃煤燃油设备向电气化设备转变;在交通出行领域,鼓励推广电动汽车、电动叉车等;在居民生活方面,普及电采暖、电炊具等。通过全方位的电能替代,减少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的直接使用,降低碳排放,提升园区能源消费的清洁化水平。
此外,园区还应积极引导区内企业参与绿电、绿证交易。鼓励企业购买绿色电力及绿色电力证书,通过市场机制激励企业主动使用绿色能源,提升企业的绿色形象与竞争力,营造园区绿色发展的良好氛围,形成从能源生产、传输、存储到消费的全链条零碳发展模式。

原文链接:关于公开征求《零碳园区建设指南(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

来源:江苏省发改委

能源管理师.png


新能源.jpg


能源管理.jpg


推荐阅读(点击以下链接跳转阅读)

>>>新能源应用工程师培训课程及考试安排(点击了解详情)

>>>综合能源服务师培训课程及考试安排(点击了解详情)

>>>能源管理师培训课程及考试安排(点击了解详情)

>>>双碳及能源领域有哪些诱人岗位?为何求职者纷纷涌入?

>>>七大绿色职业:年薪15万+,你了解吗?

>>>2025年全国各地如何布局能源绿色低碳?

>>>企业能源管理策略如何制定,有什么实施技巧?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

>>>国家能源局大力支持民营企业进军能源领域建设,,目前有哪些项目可以参与?

>>>国家质检总局:重点用能单位必须配备专业人员从事能源计量管理工作

>>>能源管理:企业用能异常发现不及时,如何破解?

>>>能源管理节能减排技改无据可依,如何突破困境?

>>>能源管理面临挑战,如何优化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