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碳排放管理师官方网站!

全国咨询热线

01059490973

如何准确界定碳排放权,其具体包含哪些权利和限制?​

发布时间:2025-04-28 15:25:26浏览次数:

碳排放权作为环境权益与经济权利的复合概念,是实现碳减排目标的关键制度设计。准确界定碳排放权,明确其包含的权利与限制,对规范碳市场交易、推动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碳排放权的界定

碳排放权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经政府许可,企业或其他主体向大气中排放温室气体(主要为二氧化碳)的权利。从法律属性看,它是一种基于行政许可产生的用益物权,政府通过总量控制设定碳排放配额,将环境容量资源转化为可交易的财产权利。在经济学视角下,碳排放权是具有稀缺性的商品,其价值源于减排成本与市场供需关系。随着全球对气候变化问题的重视,碳排放权已成为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要素,与土地、资本等传统生产要素共同构成企业运营基础。

在国际层面,《巴黎协定》等国际条约为碳排放权界定提供了框架;在国内,我国通过《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等法规,明确了碳排放权的分配、交易与管理规则,规定重点排放单位需在政府分配的配额内进行碳排放,超出部分需通过市场购买配额或使用经核证的减排量抵消 。

二、碳排放权包含的权利

1. 排放权

企业或主体在获得政府分配的碳排放配额后,有权在规定期限内合法排放相应数量的温室气体。这是碳排放权最基础的权利,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提供了环境容量保障。例如,在全国碳市场中,发电企业根据历史强度法或基准线法获得的配额,可用于满足日常生产中的碳排放需求。

2. 交易权

碳排放权具有可交易性,企业可以在碳交易市场上将多余的配额或通过减排项目获得的减排量进行出售,获取经济收益;也可以在自身排放超限时,通过市场购买配额以履行减排义务。这种交易权激活了碳市场,实现了减排资源的优化配置。如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EU ETS),每年交易量巨大,企业通过配额交易实现了低成本减排。

3. 收益权

企业通过节能减排产生的超额配额或项目减排量在市场交易后获得的收益,归企业所有。收益权激励企业积极采用低碳技术、优化生产流程,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在实现减排目标的同时获取经济回报 。例如,我国部分企业通过林业碳汇项目开发,将核证的减排量在 CCER市场交易,获得额外收益。

4. 质押融资权

在金融创新背景下,碳排放权可作为质押物进行融资。企业以持有的碳排放配额或减排量为质押,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盘活碳资产,解决企业资金需求。目前,我国多地已开展碳排放权质押贷款业务,为企业绿色转型提供资金支持。

三、碳排放权的限制

1. 总量限制

政府基于减排目标设定碳排放总量上限,所有市场主体的排放总量不得超过该上限。企业获得的配额数量受限于总量控制目标,若超出配额排放,需承担高额处罚。例如,我国全国碳市场对发电行业设定年度碳排放总量,企业必须在分配的配额内完成排放控制 。

2. 时间限制

碳排放权具有时间属性,配额通常按年度或履约周期分配,企业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排放履约。若未按时履约,将面临罚款、削减配额等处罚,且未履约部分需在下一周期加倍偿还。

3. 用途限制

碳排放权只能用于抵消企业自身的碳排放,不得用于其他用途。同时,不同类型的减排量(如 CCER 与配额)在使用范围和比例上也有严格规定。例如,我国规定 CCER 用于履约的比例不得超过应缴配额的 5%。

4. 监管限制

政府对碳排放权的分配、交易和使用进行严格监管,企业需定期报送碳排放数据,并接受第三方核查机构的核查。若发现数据造假、违规交易等行为,将受到严厉处罚,严重者可能被取消交易资格 。

碳排放权的界定明确了环境资源的产权归属,其包含的权利与限制共同构建了碳市场运行的基础规则。随着碳市场发展和相关制度完善,碳排放权的内涵与外延将不断丰富,在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中发挥更大作用。

来源:碳云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