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碳排放管理师官方网站!

全国咨询热线

01059490973

深度剖析:国际主流企业碳排放核算与报告标准及框架

发布时间:2025-04-23 15:36:42浏览次数:
在全球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企业碳排放核算与报告的准确性和规范性至关重要。国际上涌现出一系列主流标准与框架,为企业提供指引,助力其精准掌握碳排放情况,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一、温室气体核算体系(GHG Protocol)

GHG Protocol 堪称全球范围内应用最广泛的企业碳排放核算与报告框架,由世界资源研究所(WRI)和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WBCSD)携手打造。该体系全面覆盖《京都议定书》定义的六种关键温室气体,为企业、减排项目乃至整个供应链提供统一、标准化的核算方法,成为众多企业开展碳管理工作的基石。

(一)核算范围与边界界定

  1. 范围一:直接温室气体排放
    • 固定燃烧:企业用于加热建筑物的锅炉、燃气炉以及燃气热电联产工厂等设施,在燃烧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瓦斯油、燃烧油等燃料时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均属于此范畴。这些燃料在燃烧过程中释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是企业直接排放的重要组成部分。
    • 移动燃烧:企业拥有或租赁的、以汽油、柴油发动机驱动的汽车、货车、卡车、摩托车等车辆,在运行过程中因燃料燃烧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随着交通领域能源转型,采用液化石油气、液化天然气、生物燃料的车辆,以及全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排放归属需谨慎界定。若企业使用电动汽车,其排放可能会归到范围二。
    • 无组织排放:设备的接缝、密封件、包装和垫圈的泄漏,煤矿矿井和通风装置排放的甲烷,冷藏和空调设备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氢氟碳化物排放,以及天然气运输过程中的甲烷泄漏等,都属于无组织排放。这些排放虽不易察觉,但对整体碳排放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 过程排放:在工业过程和现场制造过程中释放的温室气体,如水泥制造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工厂烟雾、化学品等排放。不同行业的过程排放具有独特性,是企业碳排放核算的重点和难点。
  2. 范围二:电力产生的间接温室气体排放
    企业从公用事业公司或其他供应商处购买的电力、蒸汽、加热和冷却等能源,在其生产和分配过程中产生的间接排放。对多数企业而言,外购电力往往是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源之一。企业的电力组合中,若化石燃料发电占比较高,范围二排放量就会相应增加;若使用生物质、可再生电力或天然气发电,排放量则相对较低。
  3. 范围三:其他间接温室气体排放
    涵盖企业价值链中发生的所有间接排放(不包括范围二),如外购原料与燃料的开采和生产、相关运输活动、职员差旅与上下班通勤、运输出售的产品与废弃物、租赁资产、特许和外包活动、使用售出的产品和服务、废弃物处理等环节产生的排放。范围三排放涉及企业上下游多个环节,虽然核算难度较大,但对于全面评估企业的环境影响不可或缺。


二、ISO 14064 标准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 ISO 14064 标准,为企业温室气体排放的量化、监测、报告及审定与核查提供详细方法,与 GHG Protocol 相互补充。

(一)标准构成

  1. ISO 14064 - 1:《组织的温室气体排放和消减的量化、监测和报告规范》,聚焦于组织(企业)层次,详细规定温室气体清单设计、制定、管理和报告的原则与要求。企业需依据此部分标准确定 GHG 排放边界,量化排放和清除量,并识别改善 GHG 管理的措施或活动。
  2. ISO 14064 - 2:《项目的温室气体排放和消减的量化、监测和报告规范》,针对专门减少 GHG 排放或增加 GHG 清除的项目,给出项目基准线情景及对照基准线情景进行监测、量化和报告的原则与要求,为 GHG 项目审定和核查奠定基础。
  3. ISO 14064 - 3:《温室气体声明验证和确认指导规范》,明确 GHG 排放清单核查及 GHG 项目审定或核查的原则与要求,详细说明审定和核查过程。

(二)核算范围与边界

与 GHG Protocol 类似,在确定组织的核算边界时,需考虑组织的运营控制权、财务控制权等因素,明确纳入核算的设施、活动和排放源。对于项目层次的核算,要清晰界定项目的边界,包括地理边界、时间边界以及项目涉及的活动边界。


三、其他相关标准与框架

除上述两个主要标准与框架外,还有一些在特定领域或地区具有影响力的标准。如碳核算金融联盟(PACF)发布的《金融业碳核算指南》,针对金融业特点,规范金融机构自身及其投融资业务相关的碳排放量及碳减排量核算。在产品层面,英国标准协会(BSI)发布的《PAS 2050:2011 产品和服务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评价规范》,用于核算与评估产品和服务全生命周期中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这些国际主流的企业碳排放核算与报告标准及框架,虽各有特点,但目标一致,都是为了推动企业准确核算碳排放,提升碳排放数据的透明度和可比性,助力企业制定科学有效的减排策略,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贡献力量。企业应依据自身行业特点、业务范围和发展目标,选择合适的标准与框架,积极开展碳排放核算与报告工作,在绿色发展道路上稳步前行。

来源:碳云管理中心

212.jpg


esg.jpg


推荐阅读(点击以下链接跳转阅读)


>>>国际注册ESG分析师专业评估认证培训课程及考试安排(点击了解详情)

>>>LCCI 国际 ESG分析师中英联合认证培训及考试安排(点击了解详情)

>>>ESG商业分析师培训课程及考试安排(点击了解详情)

>>>权威 ESG 认证报考指南:零基础逆袭,抢占绿色职业高薪赛道!

>>>ESG 席卷商业,财务人怎样解锁千亿红利密码完成职业飞跃?

>>>想在未来职场一路开挂?在校生快报考国际注册 ESG 分析师

>>>手握国际注册 ESG 分析师证,咨询服务专业度与竞争力双提升

>>>金融圈转型风口已至!手握国际注册 ESG 分析师证,直取绿色金融红利

>>>企业ESG从业者:晋升加速器——国际注册ESG分析师,助你抢占未来赛道!

>>>EcoVadis 在全球范围内的覆盖范围如何,涉及哪总结些国家和地区的企业?

>>>企业如何根据国际 ESG 评级结果制定提升策略

>>>企业参与 CDP 披露的好处

>>>推动提高沪市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质量 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

>>>外贸企业如何进行ESG出口合规与碳管理?

>>>ESG分析报告怎么写?

>>>ESG评级:企业如何挑选适配项目并提升评级表现?

>>>EcoVadis评级全解析:一文掌握

>>>顺应绿色发展潮流,企业为何需重视 CDP 碳信息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