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国家节能减排与应对气候变化的号召,进一步规范民用建筑领域的碳排放计算,推动建筑行业向绿色低碳方向转型,助力实现碳减排目标,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近日就行业标准《民用建筑钢构件碳排放计量标准(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该标准对民用建筑钢构件碳排放的计量边界及各阶段计量标准作出了明确规定。其计量边界涵盖了钢构件从生产加工、运输、施工、运维直至拆除回收的全生命周期。这一全面的界定方式,为准确评估钢构件在民用建筑中产生的碳排放提供了基础框架。 在生产加工阶段,碳排放计量细致入微。车间设备、机械等主要生产加工系统运行时的能源消耗,车间照明、供暖等辅助生产加工系统产生的碳排放,均被纳入其中。同时,办公室、生活配套等生产配套系统,以及可再生能源系统的电力输入输出、能源及耗材和材料的消耗也无一遗漏。这意味着在钢构件生产的每一个环节,只要涉及能源资源的利用,其产生的碳排放都将被精准计量。例如,在钢板切割工序中,数控/直条切割机、等离子切割机等设备的单位工序碳排放量都有明确的计算标准,这有助于生产企业清晰掌握自身的碳排放情况,进而采取针对性的节能减排措施。 运输阶段,载重量、车辆能源消耗以及运距成为计量的关键要素。不同类型的运输车辆,其能源消耗特性各异,而载重量和运距的变化也会对碳排放产生直接影响。通过对这些因素的考量,能够准确计算出钢构件在运输过程中的碳排放,从而为优化运输方案、降低碳排放提供数据依据。若运输企业能够根据钢构件的重量合理选择运输车辆,并规划最短运输路线,将有效减少运输阶段的碳排放。 施工阶段,钢构件作业所采用的施工机械,以及临时设施的能源及耗材和材料的消耗被纳入计量范畴。施工现场各类大型机械的运转、临时搭建设施的能源使用等,都将被纳入碳排放核算体系。这促使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更加注重节能减排,合理安排施工流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在使用履带式起重机进行钢构件吊装作业时,其提升质量不同,能源用量也不同,相应的碳排放也会有所差异,施工单位可据此选择最适宜的施工机械和作业方式。 运维阶段,防火防腐过程中运维设备的能源消耗及耗材和材料的消耗成为计量重点。钢构件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为确保其安全性和耐久性,需要进行定期的防火防腐维护。在此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类设备以及消耗的材料都会产生碳排放,对这一阶段的碳排放进行计量,有助于推动运维环节采用更环保、高效的技术和材料。采用新型的环保型防腐涂料,不仅能减少材料消耗,还能降低碳排放。 拆除回收阶段,拆除机械能源消耗及耗材和材料的消耗、拆除物外运车辆载重和外运车辆运距均在计量范围内,并且鼓励考虑钢构件回收利用的碳核减量。钢构件拆除过程中使用的大型拆除机械能耗高,而拆除物的运输也会产生大量碳排放。同时,通过对钢构件回收利用的碳核减量进行计量,能够进一步凸显资源回收再利用在降低碳排放方面的积极作用,激励相关企业提高钢构件的回收利用率。 此次民用建筑钢构件碳排放计量标准的明确,将为建筑行业在设计、施工、运维等各个环节提供清晰的碳排放计算指引,推动行业朝着更加绿色、低碳、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助力我国早日实现碳减排目标。意见反馈截止时间为2025年5月13日,各界人士可通过规定途径积极反馈意见,为完善该标准贡献力量。
若您在建筑减排方面存在疑问,可通过以下渠道进行咨询:拨打联系电话010 - 59490973,或添加微信13691349057 。
来源:碳云管理中心
推荐阅读(点击以下链接跳转阅读)
>>>国家发展改革委:2025 年绿色建筑标准将在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施行
>>>湖北省到2025年全省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
>>>山西省:到2025年,绿色建筑占城镇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到100%
>>>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推动工业厂房、公共建筑、居住建筑等新建建筑光伏一体化建设
>>>安徽省加快推动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实施方案印发,提升城镇新建建筑节能降碳水平!
Copyright © 2012-2018 碳排放管理师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104091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