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 7 日,深圳市正式印发《关于统筹做好深圳绿色金融大文章支持碳达峰试点城市建设的行动方案》(简称《行动方案》)。作为全国首个聚焦碳达峰试点城市建设的地方绿色金融专项政策,该方案提出 19 条具体举措及 6 项保障机制,全力升级绿色金融支持体系,为深圳打造全球绿色金融创新标杆按下 “加速键”。
《行动方案》紧密围绕《国家碳达峰试点(深圳)实施方案》,从产业、能源、技术等多维度精准发力。在产业方面,强化对新能源汽车、新型储能等战略性产业的信贷支持,鼓励发行绿色债券助力零碳园区建设,如比亚迪获批 50 亿元绿色中期票据用于电池回收产线升级;同时探索 “转型金融” 工具,华为数字能源与平安银行合作的 “碳中和供应链融资”,利率较常规产品低 0.8 个百分点,助力传统制造业低碳改造。
在激活绿色金融市场能级上,深圳深化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合作,推动跨境碳资产交易、绿色认证互认,深圳排放权交易所与香港交易所年内将上线大湾区自愿碳市场;创新产品矩阵,万科成功发行全国首单保障性租赁住房碳中和债券,募资 11 亿元用于绿色建筑改造。
金融机构服务底座也在持续夯实,要求银行、保险、证券机构设立绿色金融事业部,2025 年前地方法人银行绿色信贷占比超 15%,兴业银行深圳分行建立 “环境效益测算模型” 纳入授信评审;强化气候风险管理,微众银行运用 AI 构建企业碳画像预警风险。此外,推动绿色金融与科技金融、普惠金融融合,腾讯 “能源连接器” 平台服务中小企业碳数据可视化,深圳农商行推出 “绿电通” 支持分布式光伏业主融资。
为解决绿色金融落地难题,《行动方案》打出政策 “组合拳”。政策激励方面,对绿色债券承销机构按发行规模 0.1% 奖励,单笔最高 100 万元,绿色保险保费补贴比例提至 30%,还设立 50 亿元绿色产业基金,深创投已储备 12 个项目。标准建设上,支持企业参与制定国际绿色金融标准,深圳华测检测主导的 ESG 信息披露标准被港交所采纳。数字基建升级 “深 i 绿金” 平台,实现银企智能匹配,试运行期间促成绿色融资超 200 亿元。
根据《行动方案》,到 2029 年深圳绿色金融将实现重大突破:绿色信贷余额突破 1.5 万亿元,绿色债券年发行量超 1000 亿元,绿色保险风险保障金额达 5000 亿元;落地全国首批转型金融债券、碳期货等创新产品,培育 3 - 5 家有全球影响力的绿色金融服务机构;建成大湾区绿色金融资源定价中心,跨境绿色资本流动规模突破 5000 亿元,成为 “一带一路” 绿色投融资枢纽。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专家指出,深圳此次政策在机制创新上将碳达峰与绿色金融系统化绑定,形成闭环;在开放试验上依托深港优势探索国际接轨规则;在数字赋能上运用区块链解决绿色 “洗白” 难题,腾讯已试点用于绿电交易核证。深圳正从绿色金融 “先行先试” 迈向 “全球标杆”,为全国绿色发展贡献 “深圳经验”。
来源:碳云管理中心
Copyright © 2012-2018 碳排放管理师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104091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