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碳排放管理师官方网站!

全国咨询热线

01059490973

一文分清:强制碳市场与自愿碳市场,差别到底在哪?

发布时间:2025-11-10 15:19:10浏览次数:
在 “双碳” 目标推进中,碳市场已成为企业低碳转型的 “指挥棒” 与 “工具箱”。但不少企业和职场人仍搞不清:碳市场到底有哪些类型?不同类型的碳市场该怎么参与?其实,全国碳市场并非 “单一市场”,而是由强制性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强制碳市场)自愿性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自愿碳市场) 构成,二者通过配额清缴抵销机制相互衔接,共同形成覆盖 “必履约” 与 “愿减排” 的完整体系。无论是企业想降低履约成本、挖掘碳收益,还是个人想抢占绿色高薪赛道,搞懂这两类碳市场的规则,都是关键第一步 —— 而报考碳资产管理师,正是快速掌握碳市场核心逻辑、解锁从业技能的最优路径!
一、一文分清:强制碳市场与自愿碳市场,差别到底在哪?
很多人把 “碳市场” 等同于 “强制履约”,却忽略了自愿碳市场的巨大价值。其实,二者定位不同、参与主体不同、核心作用也不同,企业和个人需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参与方向。
(一)强制碳市场:重点企业的 “必答题”,履约是底线
强制碳市场是 “政府主导、企业必参与” 的刚性市场,核心是通过 “配额管理” 倒逼重点控排企业减排,相当于给高耗能企业戴上 “碳约束紧箍咒”。
1. 参与主体:“被点名” 的重点控排企业
目前强制碳市场已覆盖发电、钢铁、水泥、电解铝四大行业,未来将逐步扩容至化工、造纸等更多领域。只有年碳排放量达到一定规模(如发电行业年排放量 2.6 万吨二氧化碳当量以上)的企业,才会被纳入 “重点排放单位名录”,必须参与强制碳市场交易。比如宁夏 2026 年纳入的 68 家重点企业、江苏的发电企业等,都属于强制碳市场的核心参与主体。
2. 核心规则:“配额分配 + 清缴履约” 闭环
政府会根据企业的产能、历史排放量等,免费或通过拍卖的方式分配 “碳配额”(相当于 “碳排放许可”)。企业需在每个履约周期结束前,核算自身实际排放量:若排放量≤配额,可将盈余配额在市场出售获利;若排放量>配额,则必须从市场购买足额配额完成清缴,否则将面临罚款、限产等严厉处罚。
以某钢铁企业为例:政府年度分配配额 100 万吨,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实际排放 80 万吨,剩余 20 万吨配额可在强制碳市场以 80 元 / 吨的价格卖出,额外增收 1600 万元;若企业未减排,实际排放 120 万吨,就需花 1600 万元(20 万吨 ×80 元 / 吨)从市场买配额,否则将被生态环境部门处罚。
3. 关键作用:倒逼企业减排,稳定碳价预期
强制碳市场通过 “排碳有成本、减碳有收益” 的机制,迫使高耗能企业主动投入资金进行节能改造、开发减排项目,同时通过规模化交易形成相对稳定的碳价,为全国碳市场奠定价格基础。截至 2025 年,全国强制碳市场累计成交额已突破 200 亿元,成为全球最大的区域性碳市场。
(二)自愿碳市场:全主体的 “加分题”,减排能变现
自愿碳市场则是 “市场主导、自愿参与” 的灵活市场,核心是让企业、社会组织甚至个人,通过主动减排产生的 “自愿减排量(CCER)”,实现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的转化,是强制碳市场的重要补充。
1. 参与主体:不限行业、不限规模
自愿碳市场没有 “门槛限制”:既可以是未被纳入强制碳市场的中小企业(如某食品加工厂开发光伏项目),也可以是想履行社会责任的大型企业(如互联网公司购买 CCER 抵消自身运营排放),甚至个人也能通过低碳行为(如植树造林)参与减排。
2. 核心规则:“减排项目开发 + 核证交易”
参与主体通过开发可再生能源(光伏、风电)、林业碳汇、节能改造等项目,减少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经第三方机构核查核证后,可生成 “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1 吨 CCER 相当于 1 吨二氧化碳的减排量,可在自愿碳市场交易,或用于抵消强制碳市场企业的部分履约配额(目前政策允许企业用不超过 5% 的 CCER 抵消配额清缴)。
比如某农业企业在荒地种植 1 万亩树木,经核证每年可吸收 5 万吨二氧化碳,生成 5 万吨 CCER。若以 60 元 / 吨的价格卖给强制碳市场的发电企业,每年可增收 300 万元;若卖给想实现 “碳中和” 的互联网公司,同样能获得稳定收益。
3. 关键作用:拓宽减排渠道,激活社会力量
自愿碳市场让 “减排” 不再是重点企业的 “专利”,而是全社会的 “共同机遇”。中小企业可通过开发 CCER 项目增加收入,大型企业可通过购买 CCER 实现碳中和目标,个人也能通过参与低碳活动获得奖励,真正形成 “全民减排” 的氛围。
二、二者如何衔接?配额清缴抵销机制是 “桥梁”
强制碳市场与自愿碳市场并非相互独立,而是通过 “配额清缴抵销” 机制紧密关联,形成 “双轮驱动” 的格局。
核心衔接点就CCER 的抵销作用:强制碳市场的企业在清缴配额时,可使用自身或从自愿碳市场购买的 CCER,抵消不超过 5% 的应清缴配额。这一机制既为自愿碳市场提供了稳定的需求(强制企业需要 CCER 降低履约成本),也为强制碳市场的企业拓宽了减排路径(不用只依赖自身配额,可通过购买 CCER 灵活履约)。
举个例子:某发电企业年度应清缴配额 100 万吨,若直接从强制碳市场买配额需 80 元 / 吨,总成本 8000 万元;若从自愿碳市场购买 5 万吨 CCER(60 元 / 吨),剩余 95 万吨配额从强制市场购买,总成本 =(5×60)+(95×80)=300+7600=7900 万元,直接节省 100 万元。这种 “配额 + CCER” 的组合策略,已成为强制企业的主流履约选择。
三、无论企业还是个人,想玩转双碳市场,都需要碳资产管理师
搞懂碳市场的两种类型只是基础,真正能从中获利的核心,是具备 “碳资产开发、管理、交易” 的专业能力 —— 而这正是碳资产管理师的核心价值所在。
对企业来说:
  • 若参与强制碳市场,需要碳资产管理师制定 “配额预算 + 交易策略”,在低价时储备配额、高价时卖出盈余,同时利用 CCER 抵销降低成本;
  • 若参与自愿碳市场,需要碳资产管理师识别减排项目(如厂区光伏、余热利用)、对接第三方核证、寻找买家,让 “减排量” 变成 “真金白银”。
宁夏电投银川热电就是典型案例:碳资产管理师团队为其设计 “技改减排 + CCER 开发 + 配额交易” 组合策略,投入 3.9 亿元完成节能改造,年节标煤 6.23 万吨,同时开发 CCER 项目,在第二个履约周期通过交易 170 万吨盈余配额获利 7152 万元 —— 这就是专业人才带来的 “碳收益”。
对个人来说:
碳市场双体系的发展,催生了巨大的人才缺口。目前碳资产管理师供需比达 1:8,初级岗位年薪 12-18 万,中级 20-35 万,高级或部门负责人年薪 40-80 万,年度薪资增幅超 20%。无论是企业环保、财务、生产部门员工,还是想转型绿色领域的职场人,掌握双碳市场规则与操作技能,都能快速提升竞争力,成为企业争抢的 “香饽饽”。
四、报考碳资产管理师,轻松掌握双碳市场核心技能
我们的【碳资产管理师精英培养计划】,专门针对强制与自愿双碳市场设计课程,让你从 “门外汉” 变成 “碳市场专家”:
1. 课程内容全覆盖
  • 强制碳市场模块:重点讲解配额分配规则、履约流程、交易策略(如协议转让、挂牌交易),结合发电、钢铁等行业案例,教你帮企业降低履约成本;
  • 自愿碳市场模块:拆解 CCER 项目开发全流程(从方法学选择到核证交易),涵盖光伏、林业碳汇、节能改造等常见项目类型,教你识别可落地的减排商机;
  • 衔接机制模块:详解 CCER 抵销规则、双市场价格联动分析,教你制定 “配额 + CCER” 最优履约方案。
2. 专属福利助你快速成长
现在联系,可免费获得
  • 《碳资产管理核心能力测评》:精准评估你在碳市场认知、项目开发、交易操作等方面的长板与短板,避免盲目学习;
  • 《个性化学习规划方案》:资深顾问根据你的行业背景(如电力、化工、互联网)和职业目标(如企业碳管理岗、碳咨询顾问),量身定制学习路径 —— 比如帮强制市场企业员工侧重配额交易,帮中小企业员工侧重 CCER 开发。
3. 实战 + 认证双保障
课程包含真实案例拆解(如某企业用 CCER 抵销配额的操作细节)、模拟交易知识,学完即可上手工作;颁发行业高度认可的碳资产管理师证书,考试未通过免费重学。
五、立即行动,抢占双碳市场红利
碳市场双体系正加速完善,强制市场扩容、自愿市场放量,现在正是入局的最佳窗口期。对企业来说,提前布局双碳市场,就能在低碳竞争中抢占先机;对个人来说,现在掌握专业技能,就能抓住高薪职业机遇。
想玩转强制与自愿双碳市场,帮企业赚碳钱、为自己赢未来?立即拨打咨询热线 010-59490973,或添加资深顾问林老师微信 13691340873,免费领取《碳资产管理核心能力测评》与《个性化学习规划方案》。碳市场红利不等人,早学早受益,赶紧行动起来!



来源:碳云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