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做碳核算时,常陷入 “ISO 14064 与 GHG Protocol 选哪个” 的困境:选对了能精准对接政策、降低合规成本,选错可能导致数据无效、错失减排红利。这两大国际主流标准看似相近,实则在核心逻辑与应用场景上差异显著,而碳资产管理师正是破解选择难题、把控核算质量的关键角色。
先看清两者的核心区别,避免踩坑。制定背景与权威性上,ISO 14064 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自带 “国际认证基因”,体系严谨且全球通用,尤其适合需要第三方验证的正式场景;GHG Protocol 则由世界资源研究所(WRI)与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WBCSD)联合开发,更侧重行业实践指导,是全球企业碳披露的 “通用语言”。
核算框架与颗粒度差异更为关键。ISO 14064 分为组织、项目、审定核证三部分,将排放划分为六类,虽体系完整,但对范围三(间接排放)的分类较宽泛,缺乏详细计算指南,需企业自行细化;GHG Protocol 则采用 “三范围” 划分法,范围三进一步拆解为 18 个细分类别,配套具体计算公式与参数示例,比如明确供应链运输、产品使用阶段的核算方法,操作性极强。
验证要求与应用场景更是泾渭分明。ISO 14064 强制要求第三方验证,数据可信度高,是参与碳交易、CDP 披露、国际项目合作的 “硬通货”,尤其适合钢铁、能源等排放源复杂且需合规认证的行业;GHG Protocol 不强制验证,灵活性高,更适合消费品、零售业等需全面梳理价值链排放、制定内部减排策略的企业。某汽车企业就曾因误用标准栽过跟头:初期用 ISO 14064 核算供应链排放,因范围三指导模糊导致数据不全,后续切换 GHG Protocol 才完成完整碳足迹梳理。
实际项目中,选择标准需紧扣三大核心需求。若需对接政策与碳市场,比如钢铁企业参与全国碳交易、出口企业应对欧盟 CBAM,优先选 ISO 14064,其第三方验证机制能确保数据被监管机构认可;若侧重内部管理与减排,比如快消企业优化供应链碳排放,GHG Protocol 的细分指导能精准定位减排节点,助力制定针对性方案;若追求全面性与权威性,可两者结合:用 GHG Protocol 细化全价值链核算,再通过 ISO 14064 完成第三方验证,兼顾实操性与公信力。
这些专业判断能力,正是碳资产管理师的核心价值所在。考下证书能系统掌握两大标准的应用逻辑:不仅能吃透 ISO 14064 的验证流程与 GHG Protocol 的范围三核算技巧,还能结合行业特性、政策要求给出定制化方案 —— 比如指导铝冶炼企业用 ISO 14064 核算生产排放以满足碳配额清缴需求,协助电商企业用 GHG Protocol 梳理物流环节排放以优化减碳策略。
现在报考更能享受专属福利:专业课程配套钢铁、快消等行业实操案例,拆解标准选择误区;政策直播课实时解读国内碳市场与国际监管对核算标准的最新要求;林老师团队还会根据你的职业背景,定制从 “核算新手” 到 “碳管理专家” 的晋升路径。
无论你是企业环保负责人、想转型碳领域的职场人,还是关注绿色赛道的应届生,精准掌握碳核算标准都是抢占先机的关键。拨打咨询电话010-59490973,添加林老师微信13691340873,即可领取《碳核算标准选择指南》,获取报考测评与学习规划。考下碳资产管理师,轻松搞定标准选择难题,在企业低碳转型中成为不可或缺的核心人才!
来源:碳云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