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双碳” 目标驱动下,企业能源管理岗位重要性与日俱增,其职称评定体系建设正逐步完善,成为从业者职业发展的关键支撑。以下从政策导向、评定标准、试点成果与未来趋势四个维度,解析该岗位职称评定的最新进展。
政策端:多部门协同推动体系构建
国家层面高度重视能源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多部门联合发文为职称评定 “保驾护航”。国家发改委、人社部等多部门在《关于加强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的意见》中明确要求,重点用能单位需设立能源管理岗位,聘任专业人员,并鼓励将其纳入职称评审范畴。在此基础上,各地陆续出台实施细则,如陕西省发改委发布《关于开展 2025 年度全省能源领域工程系列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将能源动力、环境工程等与能源管理密切相关的专业纳入评审范围,为企业能源管理人员开辟职称晋升通道,明确了评审组织、申报条件、评审流程等关键内容,使职称评定有章可循。
评定标准:多维度考核专业能力
企业能源管理岗位职称评定标准趋于科学、全面,涵盖学历资历、专业知识、工作业绩、职业素养等多个维度。以中级职称为例,学历方面,一般要求能源管理、动力工程等相关专业本科毕业且工作满 5 年,或大专毕业工作满 7 年;非相关专业学历则需更长工作年限。专业知识考核涵盖能源法规政策(如《节约能源法》)、能源管理体系(ISO 50001)、节能技术原理(变频调速、余热回收)、能耗核算方法等内容,常通过笔试、面试等形式检验。工作业绩要求申报者主导或参与节能项目,如某能源管理师凭借成功实施年节约 100 万度电的工厂照明改造项目,为职称评定加分。职业素养则关注从业者的责任心、团队协作与创新能力,通过单位评价、行业口碑等综合考量。
试点成果:多地探索形成可复制经验
部分省市先行先试,已在企业能源管理岗位职称评定上取得阶段性成果。上海建立 “以用为本、以绩为要” 的评价机制,引入第三方机构参与评审,对企业能源管理岗位人员的节能方案制定、项目实施效果、能源数据管理能力等进行量化打分。试点企业反馈,职称评定激发了员工积极性,节能项目实施效率提升 30%,能源管理团队稳定性增强。山东推行 “业绩 + 技能” 双认证模式,业绩突出者可破格申报高级职称,某化工企业能源管理负责人因主导多项重大节能技改,使企业能耗降低 20%,虽学历不占优,但成功获评高级工程师,为行业树立榜样,也为其他地区提供借鉴。
未来趋势:评定体系持续优化升级
展望未来,企业能源管理岗位职称评定将呈现两大趋势。一是评定与行业发展深度融合,随着能源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加速,新增能源数据分析、智能能源系统运维等评定指标,以适应行业新需求。二是评定国际化接轨,借鉴国际能源管理师认证标准,引入国际先进评价理念与方法,提升国内职称含金量,增强从业者国际竞争力。例如,未来可能在职称评定中增设国际能源市场分析、跨国能源项目管理等考核内容,助力能源管理人才参与全球竞争。
企业能源管理岗位职称评定体系建设正稳步推进,从政策保障到评定标准细化,再到各地实践探索,为从业者搭建起清晰的职业发展阶梯。若想系统学习能源规划、管理、统计、核算等知识,提升在职称评定中的竞争力,或获取个性化的职业晋升规划,可拨打咨询电话 010 - 59490973,联系林老师(微信同号:13691340873),获取定制化指导方案。
来源:碳云管理中心
推荐阅读(点击以下链接跳转阅读)
>>>新能源运维工程师(风电/光伏/火电/储能运维)培训课程及考试安排(点击了解详情)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
>>>国家能源局大力支持民营企业进军能源领域建设,,目前有哪些项目可以参与??
>>>国家质检总局:重点用能单位必须配备专业人员从事能源计量管理工作
Copyright © 2012-2018 碳排放管理师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1040916号-2